同步发力 同屏共振 哈密市推动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工作走深走实

2022年5月14日 By

  本报讯 通讯员谷新峰、张炜烨报道:按照全国统一部署,连日来,哈密市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,将宣传发动工作贯穿始终,紧紧抓住关键环节,坚持专群结合、网上网下结合,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,增强群众防范意识。据了解,此次专项行动从4月开始,为期半年。

  党员干部全员发动

  今年4月,自治区召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后,哈密市迅速组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,抽调党员干部轮值进驻,层层动员部署,要求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宣传宣讲,广泛发动公安民警、司法干警、法官、检察官、社区工作者、驻村干部走基层、赴一线、齐宣讲,让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相关政策和措施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。

 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

  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,将“反诈”“防诈”宣传教育全方位全领域覆盖。

  线上,依托哈密市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“哈密发布”“哈密零距离”及丝路密语客户端等新媒体矩阵,集中推广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和举报电话,由近万名基层干部转发至“朋友圈”“村(居)民群”中,让村(居)民积极参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行动,并通过广播电视的 “法律热线”和“权威说法”栏目,开展“以案释法”专题访谈,引导广大群众有效识骗防骗。此外,发挥政法新媒体矩阵优势,开设“打击整治养老诈骗”宣传专栏,持续制作并推送图片、音视频、动漫等相关新媒体产品,每天在502个居民微信群里推送防范养老诈骗短视频,覆盖居民20万人。

  线下,充分发挥村(社区)大喇叭、流动小喇叭的作用,在411个小区门口滚动播放防范养老诈骗的宣传内容。在大型农贸市场、超市、餐饮场所、旅游景点出入口张贴200幅宣传海报,滚动播放宣传,营造浓厚宣传氛围。

  与此同时,充分发挥3123名文明监督员作用,积极转发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信息,营造良好有序的线上线下舆论环境。

  宣传宣讲入脑入心

  统筹政法系统和各成员单位宣传资源,把打击防范养老诈骗宣传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相结合,推进多部门协调,形成最大合力。

  组织50余家政法新媒体账号发布线索举报公告、以案释法、防诈指南等,宣传覆盖群众15万余人。

  由基层干部、民警辅警等组成的宣传队深入基层,依托农牧民夜校、法律服务站(室)等平台,以接地气的方式提醒群众警惕生活中的“养老诈骗陷阱”,提高老年人防范意识。

  全市政法系统干部分片包干,带着宣讲材料走村入户,对长期在外地居住的老人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方式点对点提醒,对有6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面对面宣讲,不漏一户、不漏一人。

  广泛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活动,组织全市6万余名中小学校学生宣传“防诈”“反诈”知识,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小小宣传员,以点带面影响一个家庭。

  在全市各核酸检测点放置宣传展架、循环播放宣传音频,以常见养老诈骗骗局为切入点,帮助群众认识养老诈骗常见表现形式,让每一次核酸检测都成为反诈教育的“课堂”。

  大屏小屏同屏共振

  在伊州区城区主干道、重点商圈、市民文化广场及沿街商铺的电子显示屏实现联屏互动,滚动播放朗朗上口、易学易记的防范养老诈骗的宣传提示,使广大市民抬头便可看见防范养老诈骗公益广告。

  强化出租车、公交车司机培训,在全市出租车、公交车循环滚动播放宣传标语,出租车、公交车司机义务对老年乘客进行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教育。

  协调电信、移动、联通三大运营商,向目标人群发送防范养老诈骗提示短信,覆盖10余万人群。

  在哈密市融媒体中心收视率较高的新闻综合频道,以游动字幕的形式播放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标语及举报方式,收到较好效果。

  组建政法系统宣传团队,强化可视化呈现,聚合图文、短视频、手绘、直播、H5、动漫、MG动画等多形态优质内容产品,推送至居民微信群,“大屏+小屏”“手机屏+户外屏+电视屏”实现万屏联动、双向互动和无缝衔接,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防范养老诈骗内容,拓宽了防范诈骗宣传新阵地。

  基层宣传灵活创新

  紧紧围绕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,采取专项普法活动与志愿小组行动相结合的方式,多渠道、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,努力创新载体平台,不断提升宣传质效。

  组织“马背宣讲”“阿肯弹唱”等多种形式宣讲走村入户,结合区县地域特点,将防范养老诈骗宣讲融入巴里坤小曲子、伊吾县木卡姆弹唱中;组织开展“法治进乡村”巡回文艺演出等活动,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知识寓快板、有奖竞答等活动中,采用通俗易懂、喜闻乐见的形式,把防诈反诈知识转化为群众爱听的“大白话”“实在话”,用“以案说法”的形式,讲好百姓身边故事,树立群众维权意识,切实守护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。

Post your Comments

  • 友情链接